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闭幕。这个自11月29日开幕的坎昆气候大会,是支付了巨额的成本的。这场云集1.5万名各国代表、耗资约4.5亿元人民币的会议,在聚集减碳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2.5万吨二氧化碳。2.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一个中等面积的非洲国家在同样两周时间里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

这种巨额成本的支出,尽管昂贵,但确实非常必要。自从去年哥本哈根峰会惨败以后,各界对联合国主导的多变气候谈判机制的效率和作用严重流露出缺乏信心。如果信心不在,人类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必然会更加失去方向。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坎昆会议气氛没有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期间那样紧张,总体上比较平和,各方都抱着积极的建设性来参与这场会议。通过两周非常繁忙的会议,总算在11日闭幕的时候大会通过了两份重要决议。相对去年《哥本哈根协议》,这两份决议的含金量大大加强。用一句话来评价坎昆会议的决议那就是:小处有突破,原则被坚持。

小处的突破主要集中在资金、技术转让、森林和MRV和ICA方面。在MRV和ICA方面,原则上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别,规定发达国家改善其排放量和减缓行动的汇报(每年提交一次相关的报告),发展中国家每两年进行一次排放和减缓行动汇报。对于发展中国家国内支持的减缓行动,进行国内的MRV,并在非侵犯,非惩罚性和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由一个国际技术专家咨询组与该国进行咨询和协商,最后以总结报告的形式提交。这表明,各方都愿意推动不管自愿的还是强迫的减排的透明度、公信力。不要淡看这个东西,如果各国减排数据不真实的话,谈减排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当然,问题在这个案文当中也取得了一些基本的共识。

原则被坚持。核心就是双轨与单轨之争。在会议开始的时候,日本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就提出来要废止《京都议定书》。如果《京都议定书》被废,也就意味着十多年来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要推倒重来。自然,这种希望将发展中国家纳入总量减排的想法,要想在目前每个国家一票,一票否决制的联合国多边谈判机制下获得通过,目前看来几乎不可能。而会议的决议,最终还是捍卫了这条底线。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坎昆会议的决议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小胜利。

可以说这种小突破表明了坎昆会议是一种逢低反弹,让全世界重拾对联合国主导的多变谈判机制的信心,重拾面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信心。   但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坎昆这种逢低反弹,是基于哥本哈根峰会惨败的对比上的。而对原则的坚持,不能说是有突破,而只能说没有倒退。各国出于重拾信心的想法,刻意的追求小同,而没有就大异进行直接摊牌。于是,妥协和含糊成为了坎昆会议的决议的主旋律。比如,各界最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时间表,并没有得到明确。在哪些国家减多少这些要点问题上,也需要留到明年继续进行谈判。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可预测的资金、技术以及能力建设,更多还是老调重弹。资金如何筹集,如何使用,何时到位也需要进一步明确。

由于小同而大异,坎昆会议主要是在修剪枝枝末末,而没有触及根本。事实上,哥本哈根峰会和坎昆会议,应该说都已经放了“巴厘路线图”的鸽子。如果在明年12月在南非举行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还不能取得突破的话,“巴厘路线图”可能成空。所以,切莫对逢低反弹的坎昆会议看得过于乐观。因为一旦“巴厘路线图”彻底落空的话,对于《京都议定书》能否还能够坚持得住,就不好说了。

坎昆的逢低反弹究竟是是历史性的趋势逆转,还是短时间的回光返照,还有待明年南非大会的继续博弈。可以预见,明年的南非大会谈判必定会更加艰难。

此文系给FT中文网写的坎昆会议的文章,新书《低碳真相》。由中信出版,目前已经上市。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