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户籍制度改革的第四个原则,要统筹配套,推动基本保障。户籍改革实际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牵扯到养老,即养老体制改革;牵扯到教育,即教育体制的改革;牵扯到医疗,即医疗体制的改革等等。农民落户中间又牵扯到土地制度的改革,宅基地怎么流转,耕地怎么流转,农村集体财产分配权怎么流传,都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改革问题。所以对于户籍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的表象背后的关键是各种配套政策要跟上,所以我一直要把各个点的政策勇于突破,要统筹配套。现在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后,农民的“三权”要保障。这个“三权”就是指他以前农村里面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农村耕地的承包权,村集体财产的分配权。在保障他这个权力的同时,他要落户,之前有些地方,落户过来以后我就把你这三个权力收起来了,所以农民自然没有积极性,因为农民认为我有宅基地、有耕地更靠谱。这次我认为户籍制度改革中很大的亮点就在这一点,就是要保护农民的权益。
实际上,我们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高速发展,是以三方面稀释农民权利作为代价的。第一方面,稀释工农剪刀差,就是农民的粮食种出来以后以非常低的价格供给给工业生产行业,城里人,工农剪刀差,大部分使得农民售出比较低。第二方面,农民工用非常低廉的劳动力支撑了城市的工业发展,剥削了他的人力。第三方面,城市扩张中间使用大量的农村土地,通过拆迁、征收、招拍挂的方式,把很多财富从农民给了城市政府、给了城市居民。所以农民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这个国家繁荣昌盛做出伟大的贡献,他们是我们现在最需要扶持的一拨人。所以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一定要很明显的照顾农民,照顾弱势群体,推进公平正义的方向。
总体而言,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还是中间阶段产品,因为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以前背后带来的巨大的公共福利,形成了一大拨既得利益群体。举个例子来说,特大城市的既得利益户籍人群中间就不太愿意让别的人进来,所以我们也客观承认这种既得利益的现实存在,所以我们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渐推进这种方式。
但是我们从长远角度讲,我们还是要回到根本上来,第一个,户籍要回归他的根本,户籍只能成为基本资料的功能,而不能把户籍成为依附在人身上的各种福利的依据,未来中国户籍改革终极目标是人口能够自由迁徙,人到了这个地方落户以后立马能够成为这个地方的人,他相应的享受这个地方的公共福利水平,就是每个人身上有一个身分证号码或者户籍号,这个户籍号,我可能出生在山东,如果我读书到了河南,那么我只要一个期限,比如说你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就可以拿居住证,一拿居住证以后你享受的公共福利就享受这个地方的公共福利,比如我毕业以后在北京工作就可以在这里享受福利,这样才能达到要素和人口的自由迁徙。因为十八大明确提出来,要人口的自由迁徙,也能够推动要素的充分流动。
同时,城里人也可以到农村里面去,因为现在农村人进城里很难,但城里人进农村更难,所以要成为一个充分流动的要素,我们要看到未来总的方向。但是这个时间节点多长,我认为大家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可能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一百年,但总体的目标往这个方向走,因为这个背后蕴含着公平正义,蕴含着要素的充分流动。
户籍背后关键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现阶段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未来要把“基本”这两个字去掉,因为我们将来国力会更强大,老百姓更富裕,日子越来越好。但背后关键是钱,靠什么来支撑这个钱,户籍制度改革背后要筹集资金,而资金的来源核心一点是靠产业发展,表面看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核心靠产业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重视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这个地方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繁荣、产业支撑、产业提升,这个地方不可能有太多的税收收入,也不太可能有更多的财政收入,反过来也不可能支撑比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为此我们倒过来讲,又回到根本上来说,要想产业发展,现在关键是靠找创新驱动,因为以前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的靠要素驱动,靠人员、靠人力、靠投资,这种路径已经快到尽头了,为此我们必须要正视这种现实,不能再走这条老路,关键搞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中间,要加大科技的投入、教育的投入,反过来说,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让人口各种要素充分的流动,又能推动科技创新,创新驱动,所以反映户籍制度改革和我们最后形成创新驱动带来的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来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解决公共服务中间,再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实现,是一个相辅相成循环推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有这种意识。
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自由迁徙的角度讲,未来我们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概念。就是说人口只有迁徙,从全世界各地角度讲,人口是相对积聚的,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除了极少数,比如像三沙、喀什、阿里等等这些带有戍边、国防、民族和谐等功能的城市布局、人口布局以外,更多的还是遵循规律。遵循规律的角度讲,我们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局面是,只要户籍制度松绑,人口的会向城市寻找。我们当前三大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目前而言4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80%的城镇人口,解决了中国将近40%的总量,这是非均衡的局面。
未来中国可能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等一些城市群中间他们有龙头城市,形成性的城市群,目前这种城市群中间有特大城市作为龙头,京津冀以天津,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珠三角广州、深圳,这些未来超大城市作为龙头,然后再超大城市周边形成,比如像常州、苏州、无锡,再小一点像德新、安吉等等这种中小城市密布的空间布局,使得人口规模更好的集中,这是一个大势所趋的格局。所以我们现在也顺势而为,就是说户籍改革的角度讲,我们预感到未来人口的分布可能会向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去集中,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只局限在北京、上海、广州为龙头的这三大城市群,而在面向中国十几个城市群集中。所以预计未来中国人口中间50%以上都会集中在城市群里面,所以为此我们也未雨绸缪的把基础设施的投入、产业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的提供都要相应的向这种城市群来倾斜,也相应的要根据常住人口作为财政转移的基数来予以布局。只有这样子才能够使得我们可以在当前财力不足的情况先把钱用在刀刃上,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未来我们户籍制度改革终极目标,是要让社会保障体系全国化、一致化,比如我们养老现在就分城市居民、城市企业,有公务员、事业单位不同的内容,再比如说,我们的养老可能从广东带不回四川、四川带不到广东,导致各种要素不能自由的流动,未来要想户籍制度改革更好的推进,可能要在社会保障制度中间要形成,尤其基本社会保障方面要形成全国的一盘棋、一个基本线,来推动社会保障的建设,才能够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迁徙这种终极目标的实现。
所以总体而言讲,户籍制度改革应该说,在这个时候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恰逢其时,也能破解很多问题,当然这个户籍制度改革现在也根据当前的情况量力而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予以布局。
只要我们坚持改革的方向,有一点耐心,积极稳妥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我相信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户籍改革带来的正能量会越来越多,中国梦的实现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推力会更强。
(全文完)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