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张云川将末班车开成河北破局车

2007年8月,张云川由国防科工委主任任上调任河北省委书。其时,对于61岁的张云川来说,可谓已近告别政坛风华之年,显然河北将成为其政治生涯的最后一班车。这在前不久的中央高层人事变动上,得到了印证。

8月26日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任命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月28日,河北省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免去张云川河北省委书记职务,由西藏区委书记张庆黎正式接任。这意味着,张云川在河北将近四年的主政期正式画上了句号。

回溯张云川履历,其出任河北省委书记之前担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一职,此前两年担任湖南省省长。按常理来讲,对于一个即将“告老”的高级官员来讲,想必已无太大的政治冲动和既往行事作风,然而张云川主政河北期间,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将其政治生涯的末班车开成了打开河北发展僵局的破局车。

河北几成缺水“护城河”

从国家层面考虑,河北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首都安全稳定的“护城河工程”。这可以从在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人事任免上看出端倪。河北省历任省委书记,如邢崇智、叶连松、王旭东、白克明、张云川,在出任河北前都在很多地方担任过要职,丰富的任职履历保证了其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丰富的维稳经验。中共中央往往把重要高官任命的最后一站放在了河北,此前,除了王旭东在2002年从河北任上调任信息产业部当副部长、部长职务,其余的河北省委书记都是从河北退居二线。受这种护城河国家战略影响,河北省经济发展一直未被摆在最高战略点上。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公布了20多个国家级战略之后,河北省颗粒无收。虽然目前的河北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很有可能进入国家战略层,但张云川卸任之前,这一“或将有”的佳讯却尚未得到国家公布。

而且,河北特殊的环京津的省情决定着河北更多的是要承担北京与天津的配角的定位。之前北京被定位为经济中心时期,更多的从其周边经济腹地吸纳资源,河北首当其冲。而这几年北京去掉经济中心定位后,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又给了天津。对于经济总量还不大的天津而言,如何吸纳更多的资源,扩大更大的经济腹地,迅速做大自身经济总量成为其首选任务。自然河北又成为这一轮的灯下黑。在这种国家战略下,河北要想获得快速发展确实也很难。

同样,也是受环京津的特殊省情,河北的城市很难成为龙头城市。河北经济总量最大的两个城市,一个唐山受到沈阳、大连,呼和浩特、北京、天津这几大城市的挤压,一个石家庄受到了济南、郑州、太原、北京、天津的围堵,在现行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体制下,各地为了自己区域发展的经济利益,都会尽量避免别省的经济吸纳。于是唐山和石家庄的经济总量2010年一个在全国排名19名,一个排名25名。无疑这种龙头城市经济的实力,很难起到更好带动河北省快速发展的作用。

当然,河北的城镇化率低,尤其是城市面貌差阻碍其形成产业资源汇集地带。据统计,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3.74%,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约6个点。同时,各大城市建设水平并不高,以省会石家庄为例,有人调侃其为“天下第一庄”,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石家庄的城市建设还很落后。确实,石家庄长期存在城市规划不足,城中村密集,城市环境很差等问题。这样的城市面貌也表现在众多的河北城市上,这直接导致外面的各种资源很难流进,从而阻碍了河北经济做大。

最后,河北是以钢铁、建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高耗能型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使其既被金融危机伤害得更深,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挑战。在十一五期间,很多小钢厂、小建材厂都按照国家的规定予以关闭,在降低能耗的同时,确实也影响到河北经济总量的做大。

这几重主要因素的作用下,河北这个“护城河”里面的水就开始干涸,整个发展进入一个停滞期。十一五期间,河北省GDP年均增速为11.7%,虽然在2010年跃上两万亿,总量排名全国第六,成为全国六个两万亿俱乐部成员省份之一,然而相较于改革开放中前期,其增速明显放缓,面临辽宁、四川两省赶超的危险。十一五期间,四川、辽宁GDP增速强劲,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3.7%和13%,GDP总量很有可能在2011年超过两万亿。如果继续保持这种快两个点的运行差距,在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很可能被这两个省逼退到全国第七、八名。

 

“三年大变样”破局河北

张云川到河北之后,显然对河北面临的局势看得很清楚。为了避免河北这护城河变成干旱河,张云川一改即将到点干部惯有的保守思维,较有魄力的提出了“三年大变样”的战略目标。并且非常鲜明提出了,抓城市面貌改变就是抓民生。

最先落子的是刚到河北的2007年10月,张云川就在河北省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城市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三年下来,到2010年底,河北“三年大变样”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当初预想的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三年间,河北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7131亿元人民币,城镇化率提高5%,吸纳人口300多万。累计拆迁面积2亿平方米,新增城市道路2500多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4亿平方米。有人折算,拆迁面积相当于455个天安门广场,新建城市道路长度相当于55条长安街,新增供热面积相当于933个故宫。官方媒体称,2008年开始的这三年,是河北城建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力度最强的时期。如作为河北省会的石家庄,三年之间大力推进城市扩容,加快正定新区建设,改造了90个城中村,成功摘掉了“天下第一庄”的帽子,大力打造夜经济,让人对石家庄的城市面貌刮目相看。

跟随城市三年大变样的是河北基础设施的大变样。张云川在位期间,河北省以石家庄为中心,启动了北京到石家庄、石家庄到武汉、太原到石家庄,石家庄到青岛等高速铁路的建设,石家庄即将成为高速铁路枢纽城市,为冀中南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后劲。高速公路营运里程的增速则更为惊人,十一五期间,河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07公里,比2005年增加2172公里,跃居全国第3位。环渤海湾经济带的港口建设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对曹妃甸港、秦皇岛、唐山京唐港、沧州黄骅港进行大幅升级,从而使得河北省港口吞吐量突破6亿吨。航空方面,河北航空公司成立运营,4个机场相继建成,3个机场加速建设,仅正定机场2010年吞吐量就已达到272万,年增速高达160.3%,有望在5年之内跻身吞吐量千万级机场。

有了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大变样,自然就便于推动河北的产业大变样。这一方面是推进传统产业的整合,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对钢铁行业、能源进行了强力组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了集中度,打造出河北钢铁、冀中能源这样能够在在2010年进入到世界500强之列的龙头企业。目前这种整合还在继续,河北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将由目前的88家减少到10家,排名前5位的钢企钢产量占全省产量的比例由2009年的48%提高到75%以上。另外一方面就是打造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桥”和“船”,既立足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大力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十一五期间,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20亿元,是2005年的3.5倍,旅游业总收入突破915亿元、是2005年的2.3倍,服务业增加值6850亿元、是2005年的1.8倍。

随着三年城市面貌大变样阶段的完成,在张云川即将离开河北主政舞台前的几个月,还继续提出了三年以繁荣、舒适为内容的上水平新目标,当然这种目标的实施就要看张云川后面的主政团队如何看待这个目标了。但不管如何,张云川三年大变样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河北这个护城河捅看马蜂窝,将其政治生涯的末班车开成了对河北的破局车。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前面一系列因素和三鹿事情的影响,河北的经济本没有立马产生很大的变化。但肯定给河北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换言之,没有这三年大变样,河北省在十一五金融危机期间,经济增速可能还会更低。事实上,随着河北城市面貌的改变,已经出现了大量资金流入河北的局面。

易鹏观点:要敢干事

实际上,张云川主政河北时期在河北强力推行三年大变样,由于牵涉面极广,外界难免对这些还是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批评。这对张云川无疑是一种压力,按照一般的逻辑,对出任多个职务已经61岁才出任河北省委书记的张云川而言,很清楚到河北就是其政治生涯的最后一站,完全可以循规蹈矩度过这四年。但张云川用极强的魄力和执行力直捅马蜂,必然和其个性有关。也就是其血液里面是流着敢干事的性格取向。

对于张云川来讲,这样的个人风格早就有先例。早在1999年其担任长沙市委书记时,就在财力紧张、争议纷出的阻力下,敢于干事,对五一路等长沙市内主要交通干道实施了极富魄力的改造,奠定了长沙后来的发展框架。从而才有了长沙这十年来经济的大发展,河北经济重镇唐山、石家庄分别在这几年被长沙相继超过。

对于张云川的三年大变样,按照他自己的语言来说也才是还欠账的第一阶段,但从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承载力提高等方面,初步还是见证了一定的成果,至于未来的结果如何还需要观察,但起码打好了一个基础。而且从河北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将得到落实,在南资北移、东资西进的过程中,河北有更多的资本来承接这种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可以说,如果河北没有张云川这三年大变样,河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地位还会进一步下滑,发展不快的局面还会继续。对于还处于发展期的河北而言,没有一定的发展那里能够有更大的实力来解决民生问题。

对一个主政者不但要有有敢干事的魄力,还有会干事的能力,更有干成事的结果。从张云川的这种将末班车开成捅马蜂窝的行为,无疑值得给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借鉴作用。毕竟在现在的中国体制下,一个主政者敢不敢干事、会不会干事,干不干成了事,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确实太大了。

现在的中国经济出现区域性的结构性变化,中西部地区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发展来补欠账,需要“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对于沿海发达地区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技进步、效率提升来推动经济发展,同样需要“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更关键的需要官员们敢于直面矛盾和挑战,敢于动真碰硬,触碰烫手山芋,大刀阔斧地深化体制革新,从而避免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脱节将中国的发展引入危险的陷阱。这也算张云川已经开始远去的背影留给目前中国官员的一个重要思考。

 

  此文系中国经营报省委书记大战略系列,发表的时候有删减。发表文章的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910/012110463438.shtml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