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和宁夏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能源,银川煤炭储量排名全国第五。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强烈,山西的煤炭基地已经很难支撑,而另一个大的能源基地新疆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也力不从心。这促使国家从战略层面上要大力建设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包括银川在内的宁夏等能源金三角。这种国家层面的战略调整,意味着银川将迎来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产业的大投入契机。银川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历史机遇,全力以赴聚焦于做强能源化工产业。
事实上,在2010年银川实现了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3亿元,增长38.2%,这个速度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这其中重工业产值就高达747亿元,增长43.2%。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7.4%。考虑到在2010年银川第二产业占经济比重是49.7%,意味着按照这种聚集战略发展下去,在能源化工为主体的重工业的支撑下,在2011年这个比重必然超过50%。对于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银川而言,不宜过早的追求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而是要聚集到工业上,让其比重更高,从而进一步做大偏小的银川经济总量。
同时,考虑到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国家也从战略层面在银川设立永久性的中阿论坛。随着世界经济主体的多元化,阿拉伯国家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面向阿拉伯国家开展经济交流对于中国和宁夏都是一种战略契机。银川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机会,打造出一个内陆的面向阿拉伯世界的开放交流平台。这是银川的特色资源,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契机。
当然,银川在宁夏的地位超高也是一种特点。2010年宁夏的GDP只有1643亿元,银川占了763亿元,接近全省GDP的50%,这在省会城市中是比较罕见的。这种区域经济的结构,也决定了银川在考虑自身发展战略的同时,不单纯只考虑到银川一个城市的发展,而是要考虑到将宁夏当做一个整体城市来发展,如同重庆一样。那么意味着银川在城市发展战略布局上,必须以宁夏一个大城市的龙头和中心城区的思维来考量。这种特点的布局,需要银川改变一般城市的发展思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此文系给中国经营报专访银川市长王儒贵,给其写的点评文章。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