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西部大开发到今年已经十年了。总结这十年的成就,最拿得出手的要数GDP的增速。这10年间,据统计西部地区12个省区GDP年均增长率达11.4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两个百分点,其中更是有连续8年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的内蒙古奇迹。

看到这个成绩单,需要清醒的认知。一方面,用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对比对象,就存在问题。在2009年,中国只有几个省的GDP增幅低于全国的8.7%,说明全国平均水平比起各省的加权平均数要低1-2个百分点。所以用全国平均水平来对比,就容易掩盖真实的各区域间的经济增长情况。再说,内蒙古的奇迹几乎是用资源消耗堆出来的。

另一方面西部在涉及民生的数据上,比如居民收入水平、人均生活用电、住宅面积、教育、医疗服务等等指标,却全方位落后于全国平均数,更不用说与东部比较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一项能够直观反映老百姓富裕程度的指标,如果拿2000到2008年间的数据作比较可以发现,西部12省区从5900多亿增加到19239亿,年均增长14.9%,但是,2008年仅仅广东一省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就达到了12772亿,增速超过20%。还有,虽然相对速度差距缩小,但绝对速度差距还在扩大。2000年,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差7000块钱,现在差21000元。

从这些数据来看,西部大开发十年,一定要说取得成绩,那只能自己纵向来比较。如果横向比较的话,就谈不上有多大成绩了。那又是什么让西部大开发,雷声大雨点小呢?

首先,西部开发就不是一个顺应市场经济的行为,政治目的要远大于市场目的。世界上绝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集中在沿海200公里范围内。要想水往高处流,实施起来困难很大。新疆的煤炭尽管比山西多,便宜,但依旧没有办法大规模开采,主要就在于运输成本太高,离经济腹地太远。中央政府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靠政治口号肯定是没有用的,必须靠市场经济中的比较成本优势来决定。

其次,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中国政府推出了更多的地方区域开发方案。中央政府为了平衡地方利益,广洒胡椒粉。以前是沿海开放,后来是西部大开发,后来又出台了东北振兴,最后为了照顾中部地区又搞了一个中部崛起方案。这几年,全国又接着推出了上海浦东、天津渤海、成渝、武汉、长株潭、北海湾、海西、海南等各种名义的经济改革试验区,这里面有些政策比西部大开发还优惠得多。国家资源和政策是有限的,胡椒粉洒的面够大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每个地方都尝不到很辣的味道。西部大开发规划提出的“同等条件西部优先”的布局原则,几乎成了一纸空文。

再次,西部大开发缺乏产业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放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方面,而不是产业项目上。十年来,西部地区落户的产业大项目很少。这样也和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产业配套等问题有直接的关联,使得最活跃的民间资本没有像当初预想的那样,大规模地跟进。

最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存在重重弊端。我国现行的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以税收返还方式为主,而这种方式的分配办法是以1993年为基数,其结果是导致税收基数大的东部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多,税收基数小的西部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较少,几乎没有起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作用。

有了这些原因摆在面前,西部大开发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也很正常。在新的十年,对西部大开发的思路重新进行梳理非常有必要。与其实行西部大开发还不如实行西部大保护。这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定位。

换思路可以很多,比如西部大开发字只能限于重点区域,比如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比如各个省的省会和西部的口岸城市。其余的地区,要实行西部大保护,尤其对重要的人口稀少、环境重要的区域要实施有补偿机制的生态保护。比如,让更多的西部在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直接在当地落户,使落后西部地区群众分享到全国经济大发展的成果,可能也是一个更好地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思路。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