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季度,辽宁沿海经济带上这几年新崛起的两座城市营口和盘锦之间的民间口水战不停,为两个城市一季度GDP孰高孰低而争论不休。事实上,2007年以来,盘锦和营口两个海滨城市的GDP都保持着超高位增长。最近三年营口市GDP涨幅分别为20.3%、17.8%和13.9%;盘锦市近三年GDP涨幅分别为10%、17.8%和15%,这些数据都远高过全国和辽宁省的GDP增速。而2012年一季度官方最终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盘锦市GDP达到300亿元,增幅为23.25%;营口市GDP为290亿元,增幅16.94%,在各自继续高增长下盘锦险压营口,下一步剑指鞍山。从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两个城市高速发展,你追我赶的激烈情形来看,标志着辽宁转身向海已经取得了实质的进展,也表明辽宁从一个由内陆型经济为主的省份彻底蜕变成一个沿海省份。
辽宁之所以选择转身向海,一个方面在于辽老大的沉寂带来的巨大倒逼力量。辽宁老工业基地创造过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中国无数个重化工业第一,但在改革开放浪潮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双重冲击下,一度因偏重于沈阳等内陆腹地发展而辉煌不再。面对沿海小老弟各省以咄咄逼人快速崛起的方式纷纷超越辽宁,辽宁承担的压力是极其巨大的,倒逼辽宁告别内陆腹地走向海洋的力量自然产生。另外一个方面,以前国家需要在内地资源丰富地区发展重化工业,而由于中国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石油等资源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海洋成为重要的资源进出通道,使得靠港口城市、沿海地带成为发展重化工业的最集中的地区。作为拥有2100公里长的海岸线,长度占全中国的将近八分之一的辽宁,其大多数地区处于沿海或近海地带,同时沿海地区有大面积的荒滩和废弃盐田。这些条件和资源决定了辽宁必然会走到告别内陆型经济转身向海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真正导致辽宁转身向海产生实质变化的一个关键节点是,2004年新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开展的对接海洋经济的战略布局。2005年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在通过一番调研后,提出了著名的辽宁发展的“五点一线”战略。其中,“五点”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区。其规划总面积582.9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19.86平方公里;“一线”是指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连接“五点”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 “五点一线”战略直接改变了辽宁以沈阳中部城市群为主的发展格局,更大范围地推动辽宁的资源配置到沿海地带,直接推动了辽宁转身向海。在李克强离开辽宁两年后,辽宁在“五点一线”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构想。2009年 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个国家战略的获批,进一步推动了辽宁沿海经济发展由点到面,搭建了更加坚实的辽宁转身向海的扎实的发展平台。
事实上,在2012年产生激烈竞争的营口和盘锦两市,就是辽宁实现“五点一线”战略以及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带中的重要的两点。辽宁转身向海的战略也是推动这两个城市以及整个辽宁沿海经济带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营口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营口港这些年来跨越发展。2009年,营口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6亿吨,同比增长16.7%,2010年完成2.25亿吨,同比增长28.3%;2011年完成2.61吨,同比增长15.5%,跻身了全国港口前十。而盘锦利用转身向海机会,大力发展盘锦辽东湾新区。在2011年,新区GDP实现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110%;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78%,很快就成为盘锦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动力引擎,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
这种变化不单出现在营口和盘锦这两个点上面,在整个辽宁沿海经济带六个城市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是沿海六市占辽宁省整个经济总量的各种比重在进一步提升。2005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实现GDP3647亿元,只占全省的45.6%。但到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区GDP实现9250亿元,占全省比重50.6%,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2010年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表现出比辽宁全省更强的增长的水平,比如GDP增长1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49亿元,占全省比重45.8%,比上年增长3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另一个方面是其龙头城市大连在2011年实现GDP6150亿元,同比增长13.5%,扩大了与一直伯仲之间的沈阳的差距。沈阳2011年只实现了GDP5950亿元,只增长了12.6%。最凸显成就的一个方面就是,辽宁这几年的利用外资的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极大提高。2010年,辽宁实际利用外资207亿美元,排全国第二,占比超过20%。而这其中,沿海六市实际利用外资达132.3亿美元,占全省总数的63.8%;沿海龙头大连市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这些数据都显示了辽宁实施转身向海战略以来对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
当然,辽宁转身向海带来的变化不但影响自身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到更大区域的变化。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地区,甚至蒙古国、俄罗斯等区域都受益于辽宁转身向海的战略。这些年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发展状态普遍高过之前,也高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除开国家的东北振兴战略之外,和辽宁转身向海有着直接关联。毕竟辽宁沿海地区作为这些经济区域最近的通海口,在海洋经济时代,其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比如营口港的货物70%来自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腹地。可以预见,辽宁转身向海战略带来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产生,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会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甚至也让辽宁产生了可以利用辽宁沿海经济带博弈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梦想。
通过辽宁转身向海战略的产生、执行以及结果来看,可以让中国更多区域更积极地思考如何在面临发展瓶颈时适当转换思路,寻找发展的“新触角”,从而带来一个区域发展面貌的焕然一新。这也是辽宁转身向海战略带给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另一个角度的价值。
此文系《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我的专栏《读城记》的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