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各省区市政府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普遍设定在20%以上。许多省市区为今年设定的投资增速目标基本与去年增速持平或仅略作下调,其中青海等19个省区市将该目标设定在20%及以上,新疆、甘肃、贵州和黑龙江4个省区更是设定在30%及以上。

  这首先表明了区域发展的差异化格局呈现。新疆、贵州、甘肃、黑龙江这些相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都正处于加速阶段,不会像东部地区的广东、上海等地一样出现投资增速下滑,而是会抓住这个机遇对固定资产投资补欠账。差异化的出现是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如此庞大的中国不宜一刀切,不宜采取同样投资增速的标准来执行。

  当然,对于投资增速较高的区域,必须要强调投资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要更多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中来。

  其次,新一轮城镇化对投资有一定的保底作用。这次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并非是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的“大跃进”,不是一次投资的大扩容。

  但也必须看到,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依旧会伴随一些规模不小的投资。比如,要推动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就必须有综合交通设施予以配套;比如,要提高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城市承载能力,就会通过轨道交通扩大城市的卫星城数量和规模。而要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然会加大对医院、养老院、学校、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以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为了推动低碳、绿色、智能的城市建设,就会考虑加大对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等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会在很大程度上提供投资的保底作用,可以让中国经济在内需扩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事实上,对于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要想调结构、转方式,就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增长之上,突然投资失速,很有可能导致经济失速,失速之下要想推动经济调结构、转方式难度会加大。

  这也就是一种当下的智慧,也是为稳中求进所提出的思维基础。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