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6月20日上午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时透露,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孙春兰选择在海峡论坛上宣布这个消息,显然表明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是和两岸关系密切相关的。随着这几年两岸关系的逐渐回暖,两岸之间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在这种大趋势下,两岸之间需要一个更密切的经济交往的实体平台。于是在去年5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而在今年春节,中共的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考察了海岸经济区的建设进展情况,并在厦门过了春节。在这种背景下,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当在意料之中。

现在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厦门刚设立特区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中央设立的四大经济特区,确实具有巨大的含金量。由于政策上巨大优惠,直接推动了深圳、厦门等特区的快速发展。但到现在,特区政策的含金量已逐渐丧失光芒,归于平庸。国家政策的倾斜已逐渐从沿海向西部地、东北、中部地区转移。实际上就是中央不断在弱化区域政策的特殊性,将中国的区域政策拉平。

目前,在关注度最高的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和刚刚才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这都没有见到厦门、深圳这些老特区的身影。所以说,对于厦门将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不能给其带来极具吸引力的新的特殊政策。而更多的是一种空间上的扩大。这一点和不久前深圳被国务院批准将特区从关内扩大到全市,性质雷同。

此刻,中国各区域越来越强调自已的利益,会找到很多理由,为自己向中央申请特殊政策。手掌手背都是肉,中央政府也不可能太厚此薄彼,除非象新疆这样带有战略性色彩的区域发展会给些特殊政策。只要看一看这两年中央政府批准了20多个区域规划,就不难理解。所以说,现在对于厦门这些经济特区而言,期望于中央再给予特殊政策来刺激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于厦门、深圳这些老特区而言,要想重焕第二春,着力点不应该再在于中央给的特殊政策,也不应该拿中央的政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卖点,不能再患上中央政策依赖症。

对于厦门、深圳这些老特区而已,最靠谱的做法就是要将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放在自己已具备的比较优势上。靠中央政策,不如靠自己的奋斗,不如多依靠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的力量。在台湾资源的挖掘下,厦门无疑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厦门就要借势大打台湾牌。考虑到目前厦门的经济发展阶段,厦门也不宜直接对接台湾的工业项目的转移,前两年发生在厦门的PX事件,就是一个明例。厦门应该着力于海峡西岸高档服务业中心的建设,尤其是金融业。建设两岸的区域金融中心,厦门是具有的比较优势。

台湾的金融业比起大陆还是有一些优势,与国际接轨更近。随着台湾对大陆工业转移进入尾声,台湾的服务业进入大陆是时间问题。厦门离台湾地理位置很近,人文环境相近,目前在厦门已经有台湾的医疗业,金融业进入。这些都对厦门对接台湾的服务业资源奠定了基础。厦门需要更进一步的挖掘台湾这种资源,在厦门培养出富有区域影响力的银行、券商、基金、PE等各种金融机构总部,最终建成两岸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这种对自身比较优势的深度挖掘,在将厦门打造成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同时,其实必将进一步提升厦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区域经济版图中提升自己的地位。这种提升,当然不能靠中央政策带来,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