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银行突然闹钱荒,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次不是钱荒的钱荒背后实质上是实体经济荒,不进行实体经济的内生增长,金融风险就会日益累积,最终将会出大问题。

  银行钱荒的一个观察点是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利率首次超过10%,报13.4440%,飙升578.40个基点; 1周利率也首次突破10%,大涨近300个基点,达到11.0040%。这两个数字说明,中国银行业的资金已经紧张到让人不寒而栗的程度。但跟这轮钱荒恰恰相反的是,前5个月中国货币供应倒是相对宽松。根据两周前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高达15.8%,新增信贷量仍然很高,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表面上来看,这两组数据充满矛盾,实质上却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实体经济普遍回报率低下,资金不太愿意进入到实体经济中,而是走投机路径玩钱生钱的游戏。于是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大量资金因此空转,利率水平居高不下。这种钱生钱的投机模式,走久了,必然会导致“影子银行”大行其道,也使风险不断积聚。为此,中央政府的决策层肯定不会对这种充满风险的路径视若无睹,必定会通过不放水的方式,对这种模式予以警示,从而避免风险继续累积。加上在6月份的最后10天里,将有超过人民币1.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到期,因为期限错配导致银行的资金压力出现。

  由此而见,央行此刻不放水非常有必要,也是一次银行业风险的压力测试。实质上经过这两三天高密度的正本清源,对于这次钱荒的真实原因日益清晰。社会对发生系统性金融系风险的担忧直线下降,对于影子银行的风险日益正视,也开始思考其金融创新的价值,如何把握这个度是一个关键所在。

  这次的压力测试和不放水,也意味着银行业的好日子再次逼到头,不改变必日益艰难。但面对这种巨大利益调整和压力测试,肯定会遇到既得利益集团尤其是银行业的反弹。他们也许会找出很多理由来反驳不放水,其中引起全社会对银行业信心崩盘的严峻后果将是其中之一。为此,需要给社会讲清楚这次短暂钱荒的真实原因,形成社会对金融稳定的预期。毕竟,不改变当前银行业的“路径依赖”,实体经济难以得到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依旧会资金紧张,金融风险的积累会更严重,最终将难以处置。这种决心和魄力还是需要的,相信全社会也会支持这种断腕求生的行为。

  当然,要想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关键还是要回到实体经济的内生增长之上。当前亟需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实体经济的内需和成长空间。而要想推动这种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来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制度改革来激发城镇化内需潜力。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