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据媒体称,拖延10余年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近期显露新的迹象:京津冀三省市已经分别完成首都经济圈的本地规划,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国家层面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已经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从战略上看,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提速的背后,蕴含着中国从区域经济布局角度上夯实第三极的用意。

  当前,中国经济需要有可支撑的增长点,中西部自然是回旋空间大、增速快的地方,可以对冲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东部转型升级期间的经济下滑。但在东部地区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减少交易成本挖掘区域的发展潜力,也是稳定中国经济的重要路径之一。

  本轮新型城镇化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表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将在城市群上。当前中国公认的三大城市群中,从一体化层面上来看,京津冀这第三极对比前两极珠三角和长三角是有差距的。尤其在京津冀核心地带的首都经济圈出现了较大的区域发展水平落差,表明了京津冀在市场、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一体化方面进展不太明显,直接影响到了京津冀更好地减少交易成本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影响到中国经济第三极发挥更大的作用。

  考虑到环渤海经济带处于东部地区,贯通南北、连接陆海,总人口2.5亿,GDP以及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指标都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作用独特、区位优越、基础雄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中国经济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之一,其中的京津冀地区又是重中之重。

  再考虑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未来最有潜力的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都布局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从国家经济均衡的角度上来看,既要考虑东中西的均衡也要考虑到南北的均衡,为此需要将这个中国的经济第三极京津冀做强做大。

  京津冀一体化的提速将为三方面的产业带来比较明显的发展机遇。首先是服务业,作为中国第三大城市群必然会对服务业有了更大的承载力。目前,北京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75%以上,还有提升空间;相比北京,天津和河北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服务业的提升,既可以解决更多人口的聚集也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轨道交通,我相信10年以内首都经济圈的综合交通体系将有非常明显的完善。最后,环保的要求将带来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尤其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当前京津冀环境压力很大,河北是以能源、钢铁、重化工的重地,京津冀一体化不仅要求对一些重化工业转移、治理,更要求其进行升级。这些产业发展机遇都能够给京津冀带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给中国经济带来可持续的动力。

  上面一系列的理由足够表明,对京津冀和首都经济圈加速一体化进程对于夯实中国经济第三极有价值,对中国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有价值。

  要想真正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十多年来首都经济圈进展不大也表明这种挑战的巨大。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北京的地位决定它过于强势,导致了在跨行政区域合作中的不对等格局,为此未来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构筑一体化过程中主体作用;二是京津冀的转型升级面临严重的路径依赖,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河北重化工业的高额投资绑定力量强大,需要有勇气痛下决心;三是京津冀也面临其他城市群的激烈竞争,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四是京津冀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日趋紧张,亟需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京津冀一体化有价值、有挑战,需要对症下药予以破解。当前一是可以国家层面牵头,出台京津冀常态的协调机制,推动京津冀和首都经济圈的规划提速,推动区域合理分工。二是要通过改革,弱化行政层面对于市场一体化的干预力量,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加速京津冀的融合。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的建设力度,力争京津冀更快从社会建设、交通设施等方面变平,便于未来要素在区域内的更有效率、快捷的流动。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