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盘古智库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现场实录全文

盘古智库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现场实录全文 

    会议时间:20131213 19302130

会议地点:盘古智库31

参会人员:易鹏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管清友  (盘古智库宏观经济首席研究员、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陈秋霖  (盘古智库人口首席研究员、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许维鸿   (盘古智库陆权金融首席研究员、西南证券研究与发展中心业务总监)

              朱旭峰   (盘古智库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观点阐述:

管清友: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之前做了许多的研究。从目前会议全文来看,可以总结三个特点。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改革将是明年乃至今后几年最重要的主题。在具体的经济工作当中强调宏观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强调激发活力。之前我们一直在总结新政府的宏观管理思路,其中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强化市场、释放活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延续了之前的政府思路。

二是对于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强调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两条。原来我们看到对下一年工作部署一般都是强调一个方面,这次同时强调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两方面。同时统筹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三是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这已经在淡化经济增长。包括后面还提到了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导向。这与之前中组部发的改善地方政府改革的文件是一致的,当然政府不可能不确定一个经济增长目标,这个目标会是多少?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会有明确的数字,但我们现在看肯定不是“7”,我们分析确定为“7.5”的可能性比较大。

另一方面,从明年工作任务角度而言,有三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是将粮食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放在六大任务的第一位。实际上把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第二是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明年结构调整的最主要任务和抓手。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实际上强调了之前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说法。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宏观政策确实保持了延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是在金融领域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管控。这势必要求相关监管部门规范银行的表外业务,规范融资。对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事实上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的债务在向过去几年这样高速扩张的增长已经不可能了,也是不现实的,会积累更大的风险。

此外,有两个地方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任务当中,专门强调了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和供给。大家注意到这条更多的强调了住房的社会功能、民生改善功能。而原来多年强调的房地产调控没有再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这说明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政府已经开始强化所谓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的划分,放开高端,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保障低端,强化社会民生功能,从供给端构建长效机制。这次对房地产领域的说法已经非常明确了。

    其次,在结束语当中实际上更加强调“改革”,区分了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地方和部门有授权的可以在明年和近期加快推进。

    第二种类型,对涉及面非常广的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加快研究、推出方案。

    第三种类型,对于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又必须要做的改革要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我觉得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改革,相信随后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及各地要求成立的相关改革机构,也会对相关领域的改革做一个分类,不同类型的改革推进的节奏会有区别。

总体而言,我觉得这次中央经济会议基调是稳中求进,主题是改革。我们觉得总体来讲还是非常积极,在推动改革的力度上也是比较大的。相信在明年乃至今后几年,大家能看到更多的举措得到落实。

   

    易鹏:一是对于此次中央工作经济会议的特点,我归纳为稳中求进、强化市场。这次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是十八大以后思想思路的延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有些地方有突出。

    二是改革创新、分类推进。有些东西抓的很快,马上出台,有些抓的很慎重,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慎重的范围肯定要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再来推进。

    三是重点强调,一是粮食安全。第一次把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农业现代化有很多机会,通过规模经营提高粮食安全。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个人认为对房地产调控方面,按照我对三中全会的解读是管住该管的,放下该放的。

    最后补充一点,在全文中没有看见三个字“城镇化”,各位不要有过多的解读。明天晚上新闻联播会播城镇化会议的公告,会有比较详细的城镇化思路阐述。   

   

陈秋霖:我同意大家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特点归纳为稳中求进。一是稳,二是社会政策托底稳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在社会政策方面,我觉得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总体思路守住底线、重点突出、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在工作的重点上有两个主要的重点,第一是就业,如果对比2012年公报,会发现对就业的提法更加突出,这次的提法是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去年的工作会议是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我想这次力度更大一些。

第二是住房方面,会发现包含在有民生建设当中,住房还是延续去年的基调。相对来说,医疗等方面与2012年一样继续没有提。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明确提出,新的经济增长源尚不明确,我觉得可能对整个经济还在探索的一个提法。因为新的增长源没有明确,所以传统一块应该不太会放。在经济增长方面还是会有一些相应的工作,提出了既要保证生产总值的增长,但又不能带来相应的后遗症。

最后一个观点,在民生方面以前没有提过的是,这次更加强调了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力度,并且明确提出投资力度的加大。这与前几次中央文件加大环境治理的投资应该是吻合的。

   

    许维鸿:谈谈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是这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具有面临的世界经济背景,一是大国货币政策,二是贸易投资格局,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可以看出中央对于国外的环境货币中,明年在世界格局方面还是值得担忧和进一步观察的。

    第二方面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配合。这个组合权过去三年一直在用,特别是稳健的货币政策,2014年还在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个人看来稳健政策意味着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既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经济学来讲一定是配有相对紧的货币政策。

    2013年的货币政策之所以从二季度开始放松,主要是稳增长,如果明年没有稳增长的需求的话,明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可能会法身变化。

    第三方面是对于政府债的提法非常强。它把地方政府债的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提出亮点,控制和化解。严格政府举债程序。

    第四方面是关于丝绸之路的提法,丝绸之路放在第六点当中,专门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谈的。提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向西看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美国提出新的WTO升级版,而提出了对外开放的一个策略。这四点从技术上讲是四个看点。

    最后,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最后的落实部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指定机构负责改革工作。这与中央的改革工作小组是相匹配的。明年为什么是重点的改革之年,从逻辑上往上推的。

   

    朱旭峰:我简单谈一下公报与三中全会的区别,三中全会的决议是政治纲领,党的文件。当然经济工作会议也是党的文件,但它是对于执行上的,下一年度经济指导文件。这两个文件有重要的区别,三中全会的决议是带有非常强的模糊性的,每一个新的提法,每一个新的概念可能有很多种解释,这种解释其实是为了缓解不同的社会力量形成共识,如果把一个概念提的太精确的话,有可能有些人就会反对。最近这一段时间看到很多朋友都会跟我说,说我的一个建议进入了三中全会的决议,特别高兴。但其实这就是中国领导人的政治问题,将社会上的很多声音都吸收进来了。

    换句话说,说明中国决策过程其实是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的过程。但反过来讲是否真的开放,我们又要看另一方面,其实我们在三中全会的公报出来后,很多外部的媒体非常失望,觉得好像没什么变化。决议出台后,大家都有180度的转弯,为什么?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党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这个保密其实一方面体现在党的凝聚力和组织严密性,但其实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决策其实还是不够开放。

    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中国现在的决策一方面是一个正向的吸收外部声音的开放的体系。但另外也是一个非常透明的不开放的体系。

   

 

提问环节:

    易鹏:网友有什么样的问题吗?

    提问:易老师,本次工作会议中,可以看出土地相关政策有什么变化,对房价有什么影响?

    易鹏:改革分成三类,目前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必须要推进改革,大胆探索,试点先行。现阶段土地现在流转,对房地产产生的价值不会很大,即使土地流转是小规模的上市,是农村经营性上市用地,要试点谨慎推进,所以范围很小。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房地产调控作为了历史名词,满足低收入群众的保障、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作为影响的政策。

   提问:请问管老师,想知道这次增值税的改革力度,税率会简化吗?合并后为多少?

    管清友:税率不好说,增值税改革已经启动了。也会作为中央和地方财税体制调整的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还会继续推行下去。关于财税问题,专门有提到。力度无所谓大,已经很大了,主要是涉及到未来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关系搞的如何。

    提问:请问陈老师,地方政府债务具体会涉及什么问题?

    许维鸿: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次说的很清楚,把它作为经济工作,一是控制,二是化解。我们算过2008年到今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从2万亿上升到10万亿,对于2014年地方政府如何控制债,要归入、纳入全口径信息管理,另外,要严格举债程序,从立法可以看出来。

    这里没有提高“化解”,在我个人看来2014年如何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和现有地方政府债务,可能是2014年无论金融还是金融机构都是工作和商业的机会。

    提问:请问易老师,这次中央经济会议报道为什么只字不提城镇化。

    易鹏:其实城镇化会议可能是未来政府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因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正在召开,明天可能也会提,大概有几百字的篇幅,所以暂时没有提城镇化。

    提问:请问易老师和管老师,会议把粮食安全列为第一大任务,史无前例,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请问转基因算是粮食安全的一个战略吗,农村人口城镇化与粮食安全是否有矛盾?

    管清友:转基因问题应该公开讨论。但把粮食安全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确实是第一次。中央多次讲到粮食安全,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不会影响粮食安全,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一定意味着土地使用化效率的提高,保障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提问:请问管老师和陈老师,今年为什么没看到GDP的具体目标?

    管清友:中央工作会议历来不会提GDP增长的具体目标,会在明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体现。预测我们也可以看出,从现在看强调全面认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关系来讲,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平稳,又要兼顾社会稳定,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定为7.5的可能性比较大。

    易鹏:关于明年GDP增速是多少,大家关注度很高。一个多月前我写过大概两千字的文章,我认为是7.5,当然很多机构都提出了7.0的标准。

    陈秋霖:我的观点也是7.5,我主要从就业压力来判断的,从开篇强调了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这个基本形势上的判断。任务当中又进一步强调了把就业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之所以谈就业与保增长有关系,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下调了8%以下,不可能实现8%以上的增长率,但我们一定要有就业稳定性。就目前的预测来看,应该是7.3%-7.5%之间,最后目标7.5%的可能性比较大。

    管清友:我们之前发过一篇文章论证了《明年经济增长目标7.5%的五个理由》,实际上是我们对中央经济问题做的预测。现在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我个人建议定为7%,但是我们预测是7.5%

    易鹏:今天开篇公告当中讲:保持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要全面认识。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所以我第一个观点是中央政府尽管不会那么强调GDP,但GDP的价值,增长的价值还是在的,只不过是希望有质量,没有后遗症的增长。

    许维鸿:我是公开说7%的,前天在中央电视台我预测是7%。因为从三次季度的经济增速,惯性上明年上半年不会差,所以上半年经济增长不会在7.5%以下,就算现在做调整政策上半年也没有问题。为什么谈7%,整个经济过程中有调结构的压力,所以货币政策会从紧,不会放的太松。

    顺峰(音):我不是经济学家,不过据我观察,经济增长率的关注度会越来越强。因为三中全会特别提到要建立新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我觉得这是未来建立中国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抓手。从经济合法性,变成治理能力合法性。

    提问: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产能过剩和影子银行被誉为我国经济发展四大潜在风险,前三点均在公告中提及,影子银行没有提及,是否意味着金融改革创新的停顿。

    管清友:这里专门讲到化解债务风险的问题,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不可能写的这么细。

    提问:为什么对收入分配改革一字不提。

    管清友:经济工作会议是部署明年的主要任务,我相信收入分配改革应该划到最后提到的所谓改革的三种情况当中,后续中央全面改革领导小组会具体谈到。

    易鹏:在场的记者一会儿可以直接提问题,今天来的财经记者比较多,举手提问就可以了。

    媒体:我是《大智慧通讯社》(音),接下来中央农村会议会继续召开吗?三农问题关注的重点是什么?粮食安全和生效农业现在是什么概念?怎么会成为2014年的主题?

    易鹏:关于粮食安全,我认为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后,基本原则基本上是老话重提。但这里有一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领域的建设。现在农村粮食靠现在的小农经济责任制定的方式,粮食产量很难再往上走。现在目前的转变是生产方式,比如最近全资或者大老开始纷纷进入农业市场。假如引导这些有规模、有资金、有品牌、有运作能力的资本进入到种植业领域,肯定有利于提高粮食安全的供给水平。

    他们要大量经济,不能靠小农经济对接,所以要加大土地流转的问题。全国而言,土地流转的概率比率大概在17%左右,未来如果能再提高10%的空间,流转的力度会更加大。这些大资本需要大规模的涉入就能够提供。这些大规模的资本进入之后,有利于提高粮食安全的质量。

    假如一个大品牌、大资本进去后从企业自身品牌来考虑,会保证食品安全。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改变是关键。这也是与三中全会结合在一起。

    陈秋霖:往期都会提及三农,这次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来看,我倒觉得与改革突出能解决的重点问题的趋势符合。如果三农问题再复述一遍,提了这么多年,可能很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觉得可能后续城乡一体化会有更详细的部署,这里提出粮食安全,这两点是可以兼顾的问题。

    我们现在要求社会稳定是接下来持续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也是重要的调整。所以粮食安全和食品的质量两方面加起来,也回应了社会要稳定的基本要求。

    易鹏:再补充一点,粮食安全放在第一条,也是因为近一两年来,我国进口大豆比率越来越高,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粮食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是会有担心的。从资本市场角度讲,提高粮食产量,规模化农业,依靠公司应该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媒体:农业利好会带来哪些机会?会实实在在受益?

    易鹏:一是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有一些明显做粮食的,科技产业会利好。二是粮食要想保持产量,可能水利工程粮食机械化要提高。三是粮食生产要规模型、集中型。现在也有企业在做了。

    媒体:我是中国房地产报的,请问提到房地产方面有三句话。后面两句是供应方面,前面是否涉及到房地产调控方面?

    易鹏:我从三中全会或者十八大后,对于房地产中央基调已经发生了变化。总的基调发生变化过程中,调控这个词频率已经很低了,在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专门开了会议讨论住房会议。管住该管的,放开该放的。以前我们把该放的管起来,把该管的放掉。现阶段是,2014年在保障房建设力度方面大幅加大提高,目的是为了破解解决房地产市场中间该保的这一步。

    二是市场要放。我个人认为北京的限价、限购方面,很多大城市有限购,但事实上从当前的情况下,没有限购的城市房价反而不涨,而跌。所以限购可能不是解决房地产价格的方式,未来可能会进行松动。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中,并没有提怎么样一个政策。

    许维鸿:我一直的观点与易鹏很接近,地产的泡沫在中国是有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泡沫来源就是我们在经济资产增值中的一种惯性思维,所以地方政府债务很多是源于地方对于房地产价格每年15%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所以2013年像鄂尔多斯、营口开始出现问题了,2013年看到更多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泡沫会破裂,整个坏帐的破坏,使得房地产结构真正触及到金融机构资产的痛处。2014年可能不会用调控这个词,可能用坏帐处理、腾挪置换这样的词。

    媒体:我是21世纪经济网站的。接着房地产这个问题提问,刚才说中央没有说具体的措施,等于交给了市场决定。市场很多声音是把房价涨到10/平米或者20/平米,有什么样的方式来平衡这两方面。总的调控有什么样的方向吗?

    易鹏:开发商卖高价是很正常的,每个企业都想以赚钱为更多的目的,但市场是否给机会。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在往下走或者持平,而现在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有些还是往上走,但我认为要全方位的破解这个问题。比如北京土地供给能不能增加,或者北京与固安、河北基础设施的连接是不是更便捷,比如固安的房价与北京的房价相差很多倍,但那里的基础设施、基础服务、产业支撑,北京周边城市房价更繁荣的话,对北京的房价会有抑制。房价卖的这么高,关键是有没有买,不是开发商想卖什么价就什么价。

    媒体:基础设施要加强建设需要好多年,这样的话高价还是要持续好几年?

    易鹏:对房地产的高价来说,有些城市的房价不是几年,可能更长一段时间都可能跌下来。房价可以合理的调控资源分配的功能,因为十八大明确提出人的自由迁徙,有几个要素,产业的支撑、生活成本的高低。为什么北京每年继续吸纳几十万的常住人口,但过段时间常住人口越来越少了,这样有了一种资源的调节作用。

    旭峰(音):我从别的角度考虑房价的问题,大家要看一下房价要与它的价值相挂钩考虑。价值不光是几平方米的房子,它集合在整个土地和城市的公共服务方面。为什么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不是很高,但是还会有泡沫,但一线城市房价很高,但房价跌不下来。是因为一线城市国家与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投入,是使得这个房子的价值在升高。

    例如,你旁边本来是荒地,现在修了条路、加了地铁、医院、学校,这些使得房地产的价值抬高了。如果能够把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的话,其实这个价值高了,房价本身的价格就不会很高。

    媒体:关于农业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到十度进口的问题,包括转基因问题。

    管清友:因为我们不是技术专家,这个问题需要经过充分广泛的讨论形成社会共识。

    媒体:我是香港大公网的记者,请问现代生产方式肯定会释放大量的农业人口,怎么样实现农业人口的就业,实现他们的城镇化?

    易鹏:第一农业现代化本身有一个转变生产方式不是建立在削弱农业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资本进入只能进入种植业,所以农民得到的收入是土地流转的收入,二是农民打工的收入。三是农业现代化应该与城镇化相辅相成,城镇化之所以往前推,是因为城镇化有产业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把人往前拉。如果城镇化的拉力不够,那土地流转率也会受到约束。因为每个人觉得在农村里没有工作、收入可以种地,而目前有很多人出到城市打工,所以土地进行了流转,有利于他们的财产收入和土地资源的再利用。

    所以我认为健康的城镇化,会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陈秋霖:我觉得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公司加农户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可能不一定完全是资本化,我认为中国无论如何怎么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村人口是重大的量,这块收入如何解决,肯定生产方式转变是必要的,需要公司加农户结合和合作的方式,这是更加主流的问题。

    关于刚刚房地产的问题,我谈谈个人的观点。从公报来看,我们希望通过做好住房问题,主要加强保障房和公租房的建设,解决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这次没有提房地产的宏观调控问题,主要是涉及到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呼吁或者希望把宏观调控或者房地产市场搞的更好一点,但实际上看到的结果与我们的愿望越来越背道而驰,这时换一种思路是为了加强基本住房的保障,是符合民深保障守底线的基本原则。市场还是交给市场,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保障性住房的改革,到底能多大程度上真正解决住房需求。如果这一块做不好的话,我觉得我们在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翻烧饼的政策还是有可能存在的。

    提问:中央经济会议下达的政策是不是让货币防水2

    管清友: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放水,这10年的宏观思路与过去10年已经不一样了,内外环境都不一样了。再搞那种大投资、宽货币的模式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今年年初我们就总结过宏观管理的思路,认为明年不会搞所谓的“放水”。

    许维鸿:教科书上没有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只有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第一年出台稳健的货币政策很奇怪,如果说过去三年我们的稳健是中性偏松,2014年开始中性偏紧了,银行间市场今年四季度都是收益率短端和长端都上涨了100bp以上。

    所以2013年的货币政策会继续延续,2013年前三个季度都是相对中性的,第四个季度会中性偏紧。2014年可能会很紧,不会松的。大家可能会关注大国经济的货币政策,四大经济体,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另外三个国家都在抗通缩,只有中国是很紧的货币政策,所以明年的货币政策是一个很大的看点。都叫稳健货币政策,我们可能是中性偏紧的结构。

    提问: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请问四位老师如何解读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管清友:创新主体也不是一个新话题了,但我觉得十八大后对于创新,对于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应该说提的比以往都高。除了鼓励科技创新从融资的支持,社会环境的创造方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于产权保护制度。索性这一次三中全会上专门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所谓“非公有制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次会议当中专门强调这个问题,可能明年经济会议当中可能会有更多的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对于企业创造环境有更多的举措去落实。

    易鹏:我补充一点,创新这个词是老话题。所以现在增长也乏力,提到中国经济增长率要从创新下手。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整个精神和接下来一年当中的细化、具体化。二是这次对重点怎样促落实方面,中央工作会议讲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永远是一句空话。二是往上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用财税工具杠杆激励更多人创新。也就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创新型企业可能在税收方面得到一些优惠。

    还有一句话是让全社会感觉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一定要好转。干部作风就是要整党,创业条件就是把门槛降低,让所有人都能创业,缩编一个大学生能够创业,没有多少资本的人也可以创业。前一段时间已经进行了注册资本制度的改革,可能对注册资本金要求不严格了。三是市场环境在变,我个人理解市场作为决定性作用,要得到真实的体验。第二句话是企业家伟大,这给创业增加了比较好的氛围,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化注入动力。

    许维鸿:提到创新,全世界都想自己的企业创新。大家都说李克强是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就是自由化。所以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没有看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描述,国有企业改革无外乎私有化,用我们的说法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创新很大一块是通过市场作为一定的因素规范市场的行为,永世长的逻辑引领企业的发展,这才是三中全会提到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好,或者央企改革的标志。

    另外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建设,资本市场还是像前几年那样做的话肯定是不行的。这次公告当中写加大直接融资比重,通过债券与股票的市场拉动创新。其实答案都是美国和英国做过的,无外乎通过两方面的私有化,一方面把国有体制改了,另外一方面促进市场进行资本化的建设。

    陈秋霖:这里提出了很多知识产权、税收工作的支持,我个人觉得在这块工作我们一直没有重视的一方面是创新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保障预期的制度安排。我们也看到现在为什么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会影响中国的一代人甚至两代人,是因为大量的青年人因为房价的问题,选择了可以买得起房子的工作,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一个社会社会的稳定,是促使年轻人去创业。我觉得在中国的政策上,还是要更进一步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只是从产权问题、税收问题来谈,其实根本优惠的是资本,而不是真正创业的人才。

  

    媒体:专门提到了对国际形势判断不明朗的担忧,大国的货币政策贸易格局,大宗交易价格方面,其中大国的货币政策请详细阐述一下会具体担心哪些?

    管清友:大国货币政策应该是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中央文件当中第一次提“大国货币政策”,写的挺大气的。说句题外话,十八大以来中央几次会议文风上有非常大的变化,非常务实,也很有高度,很简洁。

具体来说,大国货币政策肯定具体包括主要的经济体,其中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我们现在担心QE退出会提前,欧洲可能会加大宽松力度,日本为了摆脱通缩,安倍经济学会继续。 所以明年我们对世界经济总体判断肯定比今年要好,但会对中国造成比今年更大的影响。首先是QE推出,我们在6月初看到印尼、印度、菲律宾等国资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大量流出,会对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冲击。因此对大国货币政策作为不确定性当中的第一条,我觉得是必须有必要的。

    许维鸿:说几条国内误读的方面,首先国内过于担心QE退出,为什么QE退出对中国没有好处。QE放松会对中国的A股没有正面影响,收紧也不会有负面影响。另外,要从欧美金融危机的出发点说起,美国银行间金融金的断裂问题已经解决了,QE对经济的边际效应已经很差,所以现在QE只不过是一个数字问题。

    欧洲最新的情况是这样的,德国一直是贸易顺差,欧洲区除了德国外,它的贸易已经实现平衡。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欧国家的贸易失衡问题已经解决了,换句话说已经持续10年的南欧贸易赤字已经结束了,所以南欧是失业问题,不是经济增长乏力问题。

    另外,财政赤字问题。南欧整体财政赤字已经在3%以内的。所以欧元区所谓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去年下半年不得已而为之,明年不会持续下去的。所以欧元区我们中国已经完全的错误解读的情况。明年整个经济复苏是持续和稳定的,没有问题。

    日本的问题更加复杂一些,日本的复苏除了奥运会申办成功外,很大程度源于欧美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复苏,因为日本一直是不完全经济体。欧洲面上没有放货币政策,也没有做量化宽松,所以欧洲货币政策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宽松,反倒是抗通缩压力比较大。所以日本的情况说安倍晋三的政策是运气好,明年怎么样不好说。

    易鹏:这次中央经济会议提了6点国内的挑战,提了4点国外的不确定性。我们实际上对国际上问题看的越来越重了,贸易投资格局可能与多种多边自贸区谈判有很大的相关性。

    媒体:请问关于中央体制改革,尤其是打破垄断,关心名声的企业取消垄断后是否会有后遗症,比如我们取消了食盐或者石油计划性经济是否会有影响?

    管清友:我们分析猜测,首先对国资委的职能可能会重新定位。这次三中全会专门提出,从过去十六大提出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现在强调的是“管资本”,这是非常重大的变化。本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我们现在分析它的主要思路是,在国资委作为一个真正出资人的大的架构下,下面两大块,一块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一块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资本运营公司可能涉及到直接管市场、管项目,资本投资公司更多的是股权投资,是通过股权管理企业,是不太一样的。下一步可能会对国有企业先做分类,我们初步估计可能分为三大类:一是公用事业类,如供水、供热、供电。二是保障类,主要体现了一些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三是竞争性行业,如房地产,比如很多即便现在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它的不同产业环境也具有竞争性。像天然气领域,中下游竞争性非常强,这些产业链条归到竞争性领域。

    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在国有企业改革里也专门强调了所谓允许民办企业交叉持股,对公用事业类会部分采取所谓公用事业民营化。同样是公用事业,可能会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对于保障类,我想也会逐渐的开口。但总的来说第一步放的可能是竞争性企业和产业环节,所以基本上改革与盐业关系不大。

    媒体: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我在报告当中看到相对比较矛盾的提法。如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鼓励金融创新。另外一部分又说金融领域出现风险和隐患,现在我们看现在金融行业领域内也有很多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放宽民间信贷互联网金融都在鼓励创新,包括一些B2B划清界线等等。

    有时会觉得创新与划线,我们想清楚中间的线在哪儿?

    易鹏:我大概介绍一下,我们的盘古智库有两位研究员是做互联网研究的,请许老师回答一下。

    许维鸿:我今天跟民生银行的人聊,他们签了很多大学生做社区银行,面临监管压力。另外,降低融资成本的问题。说明刚刚媒体提的问题确实有所矛盾,从供给经济学而言,以市场化的原则经营金融机构,是降低金融成本的核心。

    比如打击影子银行会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还是提高社会的融资成本呢?我认为,在现有体制下,打击影子银行会提高社会平均融资成本!之所以大家觉得矛盾,大家基本经济学道理都懂得,但中国对于金融垄断和金融成本的不开放,造成了金融的二元体制,所以影子银行和社区银行都在这样的情况下来钻的。

    今天下午我还在谈这个事情,到底为什么不允许券商放结算牌照?据说几个很接近的牌照都放停了。因为我们在做互联网金融的,我们很愿意探索互联网金融问题,我们有很大的问题,不给我们放牌照,凭什么有的券商有,我们就没有。可以署名说我说的。我们都没有这样的牌照,更何况现在谈到的社区银行,民间的融资机构,民间融资机构缺的就是经营牌照。你的问题来源于金融市场的不开放,和二元体制的扭曲的结果。

    管清友:我们最大的内生性原因有两条,一是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二是产能过剩化解过程当中,因为大量的产能过剩领域占有所谓消耗的新的金融资源,有抬升了具有活力的融资成本。另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永远是老鼠与猫的关系,永远存在矛盾。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从被监管单位和监管单位考虑问题不一样。

    易鹏:我补充一点,其实金融永远是动态的矛盾。关键要把握好度,这个度既要有主管层更多的把握使命,也是社会上对风险控制的可承受程度,所以一句话稳中求进比较好。

    在大家提问问题之前,我宣布一件事,一会儿我们会将所有现场的速记稿第一时间发给大家。另外,第54条,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定不移实施总体供应制度。我是研究金融经济的,我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拿出区域问题,第一个是强调功能会强化,这个问题谈了几年了,但没有落地。目前重庆谈这个推进问题,比如干部考核指标调整指标的问题。这次从三中全会、十八大、中央经济会议单列的话,我认为这个问题会落地。相比青海,除了发展钾肥外会有生态保护。

    二是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我个人认为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后,中央政府不太可能为单独的区域出台一些规划,中央政府更多的是跨区域角度来考虑。比如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基会出面,但具体某个省、市中央政府不会出面。

    二是协调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尽量让所有的政策平衡,不能发生差异化政策。下面请媒体继续提问。

    媒体:我是北京经济新闻的记者,刚才易老实说到区域问题,这么多年以来我国也搞了很多小的区域政策,但它是否会对原来80年代所提的东中西部三个不同的发展区域,三个不同区域的政策会有多大的改变?

    易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提的越来越多了,一是要禁止区域,原则上不再发展经济。重点搞生态保护、水土保护,所以可能维持主体功能区。二是当前情况下,中国的面积很大,完全不能搞一刀切的做法,还是因地制宜的做一些战略。从中央政府角度来讲,更多的是探索本省适合的战略定位。比如上海大量发展金融、港口一块,根据资源情况。未来再改革,跨区域的情况中央政府才会出手做平衡,把中央政府的作用发挥起来,同时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二是考核指标要调整,对青海的考核和对北京的考核是不同的。另外,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跟上,区域才会趋于平衡。

    媒体:我们了解到城镇化工作会议谈到了一些是发展大城市还是小城镇的问题,还有农民工适龄化问题,请问城镇化应该会涉及到哪些具体问题,如果公报的话应该细到什么程度?

    易鹏: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明天晚上830-1030会在国贸三期三楼的宴会厅会有关于城镇化的论坛。

    关于城镇化问题大家比较关心,关于大城市和小城市的问题争论了很多年,我认为是既不是大城市,也不是小城市,是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中国未来70%左右的人集中在城市,未来50%人当中会集中在城市群。城市群有利于破解大中小城市的问题,也能够破解小城镇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不公的问题。

    这次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前天我写了一篇文章,用新型城镇化破解雾霾中国,如果破解雾霾中国的城镇化是好的城镇化,我们要支持。这次城镇化明显是要破解雾霾中国,可能从制度层面、改革方面体现以人为主。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均衡化,也就是说,要农民工进入城市必须要与市民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

    目前北京市户口1200万人,还有800万左右的外地户口在北京的人,未来要让他逐渐享受到北京市民应享受的服务。如果国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个国家是不公平的国家,一个国家让人不断的迁徙,这不是一个好的国家。对于不公平的政策,我们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逐渐化解。破解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要一点耐心,要尽量改革还是有机会破解这个问题。这次新型城镇化会给中国带来正能量,会给中国生态环保的情况下,产业支撑的情况下等等带来利好。

    媒体:什么叫能化解雾霾的城镇化?

    易鹏:我意思是用新型城镇化路径破解当前雾霾的中国。比如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点上面,二是要走绿色、节能、环保、生态的城镇化道路,也就是说各位要想雾霾破解,每个人要从自己做牺牲的理念开始。可能未来要改房产税,要交更多的成本,大家也是要支持的。当然还有一个前提,要结构性减税,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能否减少一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情况下,我们优化税制来推进。

    三是采用集约的方式推进城市化。

    四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的能耗比较低,解决就业问题比较高,所以破解城镇化一个就业问题。又能够破解城镇化能哈的问题。

    陈秋霖:我没有你那么的乐观,提一个问题,实际上如果大家关注城市发展的话,所有历来的文件都提的是限制大城市发展。但现在面对的现实是什么呢?中国的大城市一个一个的产生,我非常惊讶的知道我自己的家乡苏州已经融入中国第7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苏州是以小家碧玉著称的,我在中央台突然看到它是一个特大城市。

    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出现这个问题,这里涉及到几个刚才说到的问题,一是财税制度的问题。如果财税是各自为政的话,肯定会出现问题。二是公共配置问题。为什么大家来北京,这里有教育资源的问题,医疗的问题,如果这些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不调解,我想我们去大城市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城镇化过程当中可能还涉及到公共资源配置在整个投入方向均等化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均等化,你说你可以享受,可根本就没有,给你就是空头支票。

    三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在城镇化这方面,可能需要搞点中国特色。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雾霾是生活方式带来的,假如我们在中国这样的有限的、居住的国土面积上,完全采用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一人平均一辆汽车,一家家庭三辆汽车的话,我没有科学依据测算的话,中国就是大型停车场。这样雾霾是解决不了的,虽然我自己摇不到号,但还需要一辆车。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是不一样的,从研究角度来讲中国一定要改变生活方式,中国的健康是一个大挑战,我们挣的钱将都要用来吃药,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易鹏:陈秋霖是国内研究医疗方面比较顶尖的专家。

    媒体:21世纪数据网,就您城镇化的问题。现在很多下面城市或者小镇、乡村,借城镇化的概念搞房地产开发。等于把这个人搬到房子里去,就觉得是城镇化了,有没有这样规避的现象?

    易鹏:我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府引导主要在三方面,规划、标准、执法,这三个角度做好了,就交给市场来做。但市场的结构比如说,北京的人口依然会突破三千万的,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还剩下10分钟的时间。

    媒体:我是南方卫视报的记者。请问社会治安问题到了怎样的严重程度,会影响经济运行吗?另外,粮食安全提出了口粮绝对安全,请问目前我们口粮不太安全,是不是由于土壤环境污染造成的。提到适度进口,这个适度是怎样的?其实我们看到农产品进口算是大势所趋,目前这个适度进口该如何理解?

    易鹏:第一个问题我代表盘古智库所有人来说,不了解这个问题。

    许维鸿:我来回答关于口粮问题。农业是每年的一号文件,刚刚陈秋霖讲中国特色,我们十几亿人口粮食不能完全依靠进口,粮食安全年年提,年年作为一号文件,我倒是觉得没有特别的东西。如果非要解释粮食安全问题,在我个人看来就是刚才所说的中国农业转型的问题,这是未来十年的挑战。

    刚才陈秋霖讲中国要有中国特色,但其实很多经济问题,中国特色是一个伪命题。比如农业现代化问题,城镇化问题,大家可以想,如果非要克强总理的新型城镇化理论,他是看了哪个国家好的规范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理论呢?农业问题也是一样,我们到底想怎么样高端的农业发展,是向日本、韩国、欧洲农业发展吗?这需要思考。在我看来,中国更倾向于欧洲的农业发展。

    欧洲粮食很便宜,大家都不想种田。日本的农民有兴趣重点,因为它要扩大进口。我们把农业放在一号文件,是想农民理智选择不种田,也能够保证城镇化问题。

城市规划主流理论思想,是德国提出的六角型理论,刚才说的雾霾也好,超市都市也好,我们也会找到日韩特色的“超级都市”的成功案例,还有西部地区的破碎地缘下的城市特色

。所以中国到底有没有中国特色,我同意陈秋霖的观点,中国是有中国特色的。

    易鹏:口粮安全什么概念?现在一部分粮食一部分给大家吃的,还有一部分是作为饲料、玉米或者油子等很多需求的。中国13.5亿人口,口粮是绝对保持的。二是我们现在已经油进口了,我们也是用国际市场保证粮食安全。但担心的是国际粮食有很多的波动,粮食属于大宗商品,大宗商品产量的波动或者价格的波动两种情况,从我们自身而言还是要把主导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我们认为进口的粮食更多的是补充,而不是绝对。

    有专家学者提出,中国18亩红线没有意义。我觉得现今粮食生产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粮食又要得到保护。

    媒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关于地方债问题,地方政府是不是放开权利发债的?

    许维鸿:地方政府是放开权利发债的,每个政府都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次财经杂志披露的天津是一个平台、重庆是多个平台,地方政府是通过融资平台发债的。明年不是要突破立法,而是要规范立法。报告中写的并不是不允许发债,而是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次生债早就开始发了,另外是控制和化解问题。

    深想现在的10万亿到底有多少坏帐,我个人觉得至少20%的坏帐。现在公报写着控制和化解,如果都是良性债务的话就没有必要化解了。

    媒体:在2014年新的经济工作,对于国外想在国内投资的投资人意味着有什么样的机会?

    易鹏:今天在座的各位基于个人的身份,也有共同的身份是盘古智库的研究员,大家报道时两个身份都可以用。

    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这次中央经济会议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因为上了自贸区是实实在在往前推,想从货物贸易推向服务贸易。

    二是要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既包括境内投资者也包括境外的投资者。

    三是要加强对早期宏观调控的指导服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并购IBM企业,政府要提供支持服务,要打造两个经济带。我看这次文件自己还有些开心,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之路经济带,要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国既向海上开放,又向陆地开放,还向空中开放。我个人还认为有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开放。

    互联网又搭出另外一座立交桥,这个方位是全方位的,能不能哪个区域得到好处,关键是看专业领域和市场开放度的程度。尽管我们向西开放,但与沿海地区还是有差距,也在追和赶。未来向西开放的力度化之路会有更加全方位的价值。

    许维鸿:谈谈股市政策面与资金面,资金面是明年稳中偏紧,股市是不利的,政策是好事,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创新为先,所以明年的机会是自下而上的。

    易鹏:盘古智库是刚刚诞生的智库,我们的口号叫做“新经济、新一代、新思维”。是以年轻的经济学者为主的团队,我们会以开放的思维不定期展开沙龙,对社会重大的经济体既通过网上解读,也通过现场的沙龙解读。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