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7月21日的特大暴雨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灾难面前,暴露了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是典型的外强中干,城市管理能力方面也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面对灾情,需要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升软硬件条件,毕竟,北京目前的财政实力真不差这点钱。

  7月21日的特大暴雨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吃了亏就要反思,这次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让北京意识到——城市建设的水平和管理的能力需要大幅提升。否则,北京想成为世界级大都市,必是一句空话。

  从北京市水务局于22日召开的汛情通报中获知,这次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北京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统计达近百亿元。这个损失还是大概估算,最终损失很可能会高过这次初估的。同时目前有37人死亡,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这没有办法算经济账,但给死者家人带来的精神创伤,无疑是非常巨大的。还有,这次暴雨带来的巨大损失,给北京这座城市的品牌造成的创伤是较大的,更加加剧外界对北京不宜居、不幸福的感觉,降低北京这座城市的品牌价值。

  这次北京暴雨确实是天灾,但绝不能就此放过人责,城市管理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这次应对暴雨预案做得不细,如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全面;机场高速不应该在路面被淹时继续收费;预案执行不到位,某些桥下竟然淹死人,其实完全可以早封路。我们可以看见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是典型的外强中干。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只是1到3年一遇,仅能及时排掉此次降雨量的1/5。同时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等挤占了排水系统的升级空间,导致了解决北京排水系统几乎成了不可能。

  为此,面对这次巨大损失,需要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尤其要集中在软硬这两方面。

  软就是必须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比如这次北京暴雨的预报非常准,但通知不及时,这完全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灾情通知系统,及时、有效告知群众。应对这种大暴雨,不出现损失是不可能的,即使排水能力提高两倍也难以做到,但关键是降低损失,让群众及时回避暴雨就是降低损失的最主要的方式。假如投入1千万的告知预算,估计就能让损失减少至少亿元以上。这种小投入大产出的经济账必须要会用、能用、敢用。

  当然提升城市管理能力不只包含这一个方面,还有很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出台更加严厉和可监督的奖罚机制,比如在这次暴雨中,表现突出的要奖励,该处理的渎职,也必须处理。

  硬的方面是要加大城市地下设施的投入。不要光要面子不要里子,加大对排水系统的投入,尤其是低洼地带。今年《北京市“十二五”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中明确提到2015年建成89个地下蓄水池的工程目标可以加大力度,提前竣工,从而解决下凹式立交桥排水问题。毕竟,北京目前的财政实力真不差这点钱。

  总之,这次北京暴雨不能一句“天灾”就带过,需反思检讨,加大软硬建设力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北京成为一座幸福城市、世界城市。

话题:



0

推荐

易鹏

易鹏

4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研究城镇化、区域经济,观察政经变迁,理性寻找建设性的共生之路。MSN:ljlx@hotmail.com   QQ:622006609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