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02月17日 09:41

调整CPI权重,要挺!

昨天公布的1月份的CPI是4.9%,并没有达到专家们预测的5.3%,这种差距让一直以来对国家统计局数字充满质疑的各路人马,自然继续高唱质疑之调。而恰在1月,国家统计局对CPI的权重进行了调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质疑国家统计局数据失真时,也顺带一起对CPI权重调整的方式也进行了否定。认为一月份CPI之所以低于预期,其实是因为CPI调整了权重比例。如同为了解决温室效应,将单位由华氏改成摄氏度就可以了,这是一种忽悠。

对此,我...

阅读全文>>
2011年02月16日 10:45

调整权重不会拉低CPI

当昨天股市大涨的时候,大家就预感到今天公布的一月份CPI带来的将是一种利好。果不其然,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1月份CPI同比增长4.9%,尽管高于上月的增速4.6%,但低于市场预期的5.3%。在股民高兴的同时,一些专家学者就尖锐的指出,一月份CPI之所以低于预期,其实是因为CPI调整了权重比例。如同为了解决温室效应,将单位由华氏改成摄氏度就可以,是种忽悠。

笔者倒认为,对于这次CPI权重调整要持肯定的态度。以前就因为CPI权重...

阅读全文>>
2011年02月15日 12:28

中国GDP超越日本,喜中也有悲

2月14日系情人节,但对于日本而言,并非充满甜蜜。日本内阁府2月14日上午公布2010年日本GDP数据,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总值总计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名义GDP的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日本在1968年从联邦德国成功夺取“世界第二”的头衔,在坚守42年后将宝座拱手让于中国。  应该说,这是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面对...

阅读全文>>
2011年02月14日 10:52

低碳导火线之一是不许大学生做爱

环保主义目前在世界范围已经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回溯环保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的看到环保主义的发展和形成对低碳热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低碳热是被环保主义“喊”出来的。

如果说低碳热的导火线是不许学生做爱,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我是在胡言乱语了。不过,也不排除几个极富有想象力的朋友,会按照这样的逻辑想:是否因为大多数人做爱习惯关灯,从而节约能源,实现低碳呀。在这里我要回答一句:恭喜你,答错了!

既然提...

阅读全文>>
2011年02月02日 11:02

新春快乐

微博告诉我们技术改变世界,埃及告别我们民主改变世界,我写的《低碳真相》告诉我们低碳改变世界。在动如脱兔的“变”时代,唯有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方能异军“兔”起。与你共勉,共”兔“起!祝各位脖友新春快乐。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27日 18:28

新国八条不是要降房价

昨天新出台的,更加严厉的国八条的核心是控制房价上涨的幅度,而并非是要促使房价下降。

新的国八条,应该说几管齐下。一方面继续缩小金融杠杆,第二套房首付提高到60%。这几年房地产的快速成长中,金融杠杆功不可没。成也萧何败萧何,这种金融的杠杆也加剧了房地产的投机。

另一方面,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通知中强调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要知道,目前土地指标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最渴...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26日 08:57

政策撒胡椒,低碳将成水中月

如何平衡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国政府所倡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经过3年的试点仍然是空谷回音难见佳绩。低碳试点为何难以战略齐飞?来势汹汹的两型社会试验,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出“两型”真正的灵魂,两型社会试验依旧是形似而神不似,中国的低碳之路,除了勉强达成分解指标的数字游戏外,后劲缺乏。

中国的两型社会试验,实际上是在探索中国资源节约、低碳发展的未来之路,承担着“碳”路者的角色。湖南的...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19日 12:23

低碳不等于环保

前些时看了一本作者叫“柳下再会”的《以碳之名》,深受启发,书中将低碳从阴谋论的角度说得活灵活现,低碳真是个好东西,从反面大骂之也是个办法。易鹏兄弟将近作《低碳真相》递给我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呢:“什么?!低碳真相,难道你也觉得低碳里面有阴谋么?”,看罢,才知道本书从多角度讨论了低碳的相关内容,并非另一套阴谋论,于是坐下,认真写书评。

实际上,低碳是一种比较难以说清楚的东西,英国的斯特恩同志花了700多...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17日 11:03

碳转移助胡锦涛访美前推人民币升值

胡锦涛即将访美,人民币汇率也跟着创造新高,进入6.5区间。此刻升值,自然有应对美方压力的策略考量,但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角度来说,人民币升值势在必然。但人民币升值利弊皆有,各种利益集团各有所需。作为最高决策者的胡锦涛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做出对人民币是否升值,如何升值的决策。而在目前全世界越来越重视的气候变化谈判中,催生出来的对碳排放的控制的巨大力量。无疑可以帮助胡锦涛打破一些利益集...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12日 00:11

当理想成为生意

当理想成为生意 读易鹏《低碳真相》   【澳大利亚】雪珥  

二十年来,一直在做财经评论员,同时研究近代改革史,在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深度参与,自以为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一种最牛的生意:制造一个理想,然后让别人去为自己卖命。

在各种 “主义”、“思潮”的艳丽包装下,在各类自称天使的美丽光环中,往往是毫无技术含量的利益争夺而已,不忍卒睹。思想与行为的背离、目的与手段的异化、口号与动作的不谐,成为二十世...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10日 11:05

对低碳的冷静梳理

梳理与期许 左湘山 当世界一片热腾时,冷静梳理是必要的。

在连续几次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性会议之后,或者说,自从中国政府应对全球变暖的政治议题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声音之后,国内媒体对全球变暖所引发的低碳话题也给予了异乎寻常的热情。这样的热情,是对起于青萍之末的世界风向的敏锐觉察,还是对已经涌起的世界巨大浪潮的被动性跟随?也许,两者兼有吧。

当前,全球变暖议题,已经从气候科学家的书斋里,飘散到全世界...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07日 09:06

从法律经济学看“低碳”之争

从法律经济学看“低碳”之争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

我知道有位私人老板买了一大片荒地,当中还有鱼塘。可他既不开发,又不养殖,只是闲置。为什么?答案很有趣:他经营的采石场就在那片荒地旁边。他把荒地买下来,是为了防止别人建造住宅后诱发“噪声”的纠纷。当然,他购买荒地的价格,实际上是由购买石材的最终消费者支付的。

这说明,污染问题本身并非很复杂。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肯定会对环境造成污...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05日 13:38

低碳的第三条道路

低碳的第三条道路

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需要普及常识的时代。

由于信息纷繁复杂,常常让人迷失方向,甚至失去判断力,最终被各种各样的言论所蒙蔽!要想在中国普及常识,非常需要提倡用理性、客观、独立、中立、全面的态度来看待一个事物的精神。

自从去年被称为“史上最牛的会议”哥本哈根峰会召开以后,忽如一夜春风来,低碳这个词汇被无限地放大和传诵,几乎做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伴随低碳这种词汇的大面积普及,各种对低...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30日 09:41

碳排放控制倒逼出口型经济升级

坎昆会议第二天,《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谈判就出现停滞,原因之一是日本谈判代表非常强硬地宣称“永远”不会就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这给了已经期望很低的坎昆会议又泼了一通冷水,为此日本被各界批评。日本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因为日本认为,《京都议定书》只覆盖了占全球排放量27%的国家,而世界前两名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与美国,没有在《议定书》下承诺减排目标。日本的这样的解读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中美两国按...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28日 01:52

气候谈判将进入“无轨时代”

气候谈判将进入“无轨时代”

易鹏:气候谈判将进入“无轨时代”

2010年12月25日02:35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易鹏欢迎发表评论  字号:     易鹏

坎昆会议已经在12月11日闭幕了。如果来一句话点评,那就是一次触底反弹的会议。自然,这种触底是相对2009年惨败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而言的。《坎昆协议》在一些细节上取得进展,如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在多边机制下被正式承认,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也正式在多边机制下被承认等等。

就笔者看,坎昆会议最大的成...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24日 15:14

“拉闸限电”:能否倒逼电力体制改革

易鹏

目前煤炭大省山西、河南都面临拉闸限电的窘境,就完全可以想象到其他缺煤省份更加严峻的形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

老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电力行业的体制。目前对电价是实行政府定价管制,而煤价是放开的。目前煤价天天在涨,而电价却被控制得紧紧的。如果成本超过临界点,自然就会导致发电企业的巨额亏损。这直接导致了这几年央企里面,业绩最差的就是五大发电企业。

企业是要追求利润...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9日 21:52

青岛发展要跳“国标”

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青岛这几年在GDP的增速上是落于下风的。苏州、无锡的经济总量已经将青岛甩开,而佛山在今年前三季度以GDP4104亿元、增速13.6%,压住了青岛GDP的3981.98亿元和增速13.3%。而中部的武汉以 3981.3亿险输青岛,但其15.7%的增速预示着超过青岛是时间问题。这也就意味着青岛很有可能保不住全国城市GDP排名第十的位置,向第十二名退去。

面对这种情况,青岛无需过于紧张和在意。青岛作为中国经济的一线城市、发...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13日 09:08

止跌反弹的坎昆会议

止跌反弹的坎昆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闭幕。这个自11月29日开幕的坎昆气候大会,是支付了巨额的成本的。这场云集1.5万名各国代表、耗资约4.5亿元人民币的会议,在聚集减碳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2.5万吨二氧化碳。2.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一个中等面积的非洲国家在同样两周时间里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

这种巨额成本的支出,尽管昂贵,但确实非常必要。...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08日 01:16

减税是大势所趋

体制内的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靳东升5日在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中国流转税类比重偏高,财产税类比重偏低,特别是对有产群体的财产征税显得很大的不足。总之一句话,中国税制问题还是很多,需要进行改革了。

中国的财税体制也到该改革的时候了。目前中国财税体制的核心框架是在1994年确定下的。到2009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突破20%。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也在稳步上升。从这个...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05日 20:14

“多边机制”成气候谈判拦路虎

“多边机制”成气候谈判拦路虎

坎昆会议第二天,《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谈判就出现停滞,原因之一是日本谈判代表非常强硬地宣称“永远”不会就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这给了已经期望很低的坎昆会议又泼了一通冷水,为此日本被各界批评。

日本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因为日本认为,《京都议定书》只覆盖了占全球排放量27%的国家,而世界前两名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与美国,没有在《议定书》下承诺减排目标。日本的这样的解读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按照...

阅读全文>>